邀請長者和設計師們來重新想像壽衣的意義和引申,不單為了創作現代壽衣的可能款式,更期望撮合年長一輩和年靑一代對於生死問題、心願和品味要求上的溝通和交流,以至對於生命最後一項形式禮儀的意義探討。

2008 集成中心A-Link plus
         數碼港



為什麼要把壽衣再設計?人靠衣裝,衣服除了蔽體保暖外,就是身份性格的象徵。壽衣,理應是最後一套用以表述本身內涵、品性和人生意義的貼身衣物,可以是人生歷程的華麗象徵,不應馬虎了事,尤其是當自已失去了主觀表達能力的時候。現今社會面對人口老化,大家都關注生死教育和福蔭服務,死亡不再是禁忌。身為廿一世紀的現代城市人,大家期望透過什麼外物衣飾,在人生最後一個公眾儀式當中宣示自身的訊息和寄望呢?

《華麗上路 – 壽衣再想像》計劃從這種自主務實態度開始。東華三院余墨緣綜合服務中心聯同民間博物館計劃邀請長者和設計師們 (Amazing Angle、張力、Ranee K、黃聖貽及鄧劍駒、溫俊詩) 來重新想像壽衣的意義和引申,不單為了創作現代壽衣的可能款式,更期望撮合年長一輩和年靑一代對於生死問題、心願和品味要求上的溝通和交流,以至對於生命最後一項形式禮儀的意義探討。對壽衣的再想像和設計,也許可以是大家對於不同時代之人生的再認識和想像,以至對於自我生命的進一步理解。

這些設計在傳統與再造、功能與美觀間遊走,切合當代的生活態度、融入個人的故事。《華麗上路》並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設計展覧。主辦者配對了設計師和東華三院社會企業下的縫紉工友合作。其中經過長時間的過程,包括繪畫草圖、製作樣版、至縫製成品,在此期間亦有兩個階段的分享會,分別向長者介紹設計概念和衣飾樣版,邀請他們提供意見,改良設計。我們亦僅此向縫紉師及長者致謝,他們對議題的開放態度正反映我們對福蔭服務看法的轉變及需求。我們亦祈望這種跨界別的交流和工序將會發展設計生產的新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