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橋底街坊自攜各式椅子聚會,到西九龍文化大都會,都反映了對城市空間的不同想像與慾望。《拉鋸空間》以另一角度看香港與維也納──兩個近年努力以文化和建設成就「品牌」的城市,從藝術或民間的角度重新發掘或演繹城市空間的意義和可能性。

2009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空間營造」就是塑造城市空間的意義,「空間」可以是任何的一條街道一個公園,也可以指整個城市;手法可以是大規模建設,也可以是不經意一擺一放。所以天橋底街坊自攜各式椅子聚會、電訊服務推銷員架起易拉架、抑或是政府以創意工業掛帥的定位,都反映了各方面對城市的想像與慾望,箇中互相調節、互相競爭,正是公民社會的特徵。

近年香港官商於空間的強勢監管和干預,令民間活動窒息,另一方面又以文化作招徠,有不勝其數的藝術節、各種以文化消費為目標的旅遊項目、大興土木建設文化設施,竭力化身成為理想都市--但這是誰的想像?民間可以怎樣回應?公民社會的價值又在轉變的過程中可以有甚麽位置?如果城市是一個展覽的話,它可以是一個沒有單一策展人--或有無數策展人--的展覽,展品的意義由全民參與締造,一如時代廣場的自發藝術行動,沒有單一的主辦單位,有的只是透過擴散式互聯網聚集背景各異的市民。都市空間營造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拉鋸的過程。

《拉鋸空間》是兩個近年努力建立「品牌」的城市──香港與維也納──的文化交流,集合了來自兩地的藝術文化工作者及組合的個案。展覽回到微觀的城市經驗,從民間的角度重新發掘或演繹城市空間的意義和可能性。我們可以在當中發現不同的視點:社會運動者、觀察者、旅客、新移民、設計者,在個案中扮演由參與、中介、以至旁觀的角色。這些觀點顯示了怎樣的想像?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甚麼?

計劃由旅居維也納的徐美華發起及策劃,香港部份由徐美華與民間博物館計劃策劃,City Transit Asia-Europe (www.city-transit.org) 及民間博物館計劃 (www.hkcmp.org) 聯合主辦。參展者包括 [維也納] feld72、Andreas Fogarasi、Giannotti & Giurati、Martin Krenn、MACHFELD;[香港] 程展緯、香港政藝小組、梁美萍、城市空墟小組、Cedric Maridet、謝至德、謝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