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設計聯會認為「設計不單是一種生產服務的工作,它也是一種思維方式與生活態度」,我們強調「設計思維」應該推廣至不同的社會階層及生活層面中。
「設計」一詞,並非只屬社會某一階層,用以表現其身份品味,也不全傾向於催化消費物慾的生產手段。
最近聯會的活動指向兩大類別,即「職業設計」和「普及設計」,因為我們相信,無論多好的設計理念,要在現實環境中體現出來,必須配合相應大眾對設計的觀念理解、文化水平和公民意識,而我相信大部份職業設計師都能領會到其中之關係,否則,設計又只會淪為社會小數人的專利。
這次與民間智慧學堂舉辦的《實驗社群──社群面向的設計研討會》,介紹一群與荷蘭The Blue House相關的創作人,他們如何透過設計創作,去與社群互動合作,體現設計的另一種面向,聯會希望藉這次交流活動,向職業設計師展示不同設計服務的模式及其合作的可能性,也希望向普羅大眾介紹社群如何介入設計,把「設計思維」應用至不同的社會階層及生活層面中。
香港設計聯會主席
陳嘉興
為人民設計
香港設計聯會及民間智慧學堂舉辦這次研討會,主題是「社群面向設計」(design
for social concern)──從研究、到合作生產模式、以至社群參與。我們相信可以擴闊設計慣常的定義,並從設計出發,將新的看法帶進社群,造就資源融合的平台,產生新的社區關係。研討會希望借鑒海外的個案,讓香港的設計師及藝術家、手工藝師傅、關注社區持續發展的團體、與及不同類型的生產商,以至有興趣的公眾市民,一起探討如何真正發展出「為人民的設計」。
這次研討會分三天進行,各有不同的主題,由荷蘭、海外及香港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闡述個案:從設計師與社區合作的生產模式,到從人文生活研究出發的設計,到社群參與的環境改造。這本身也是我們心目中的一套方法,使不同領域的知識走在一起,令社區變得有生氣。
在目前大型市區重建下,很多地方知識和創意都面臨流失──怎樣保育和發展社區文化、生活習慣、民間智慧技術?怎樣保持區內「手作仔」小作業的活力?市民又可以怎樣參與?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
要達至可持續發展,需要有能融合各方資源的智慧──極具創意又最切合街坊需要的民間技術、區民從生活磨練中得來的知識、社區組織的人脈和社福計劃、文化工作者及設計師的觀察及創意、商業的合作方案──這些都是在我們眼前的資源,而又往往因為分門別類的政策和專業框框而變得互不相干。
在準備研討會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實驗。我們訪問了多個社區組織,初步搜集了他們有關改善民生的計劃,一方面是為了向海外與會者作介紹
(這是研討會的一個重點環節),另一方面,這些社區資源也是未來合作的重要夥伴。
與此同時,上承《小作業大智慧》手工業者展覽,我們邀請了本地設計師與「師傅」們合作,嘗試從傳統技術發展新設計,其中也得到社區組織的協助。過程以及當中的困難會在研討會中與大家分享。我們期望這個小小的實驗將會成為一個社區經濟模式的第一步。
這種知識的融合可能是一個新的領域,尚需要不斷的試驗和跨界別的合作。希望透過這次研討,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加入,建立這個交流的平台。
民間智慧學堂
|